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7的文章

募資來「蓋一間農場裡的廁所」,日本的農場為什麼需要「無障礙」?

圖片
募資來「蓋一間農場裡的廁所」,日本的農場為什麼需要「無障礙」? 編譯整理 林彥輝 / 責任編輯 柴幗馨 農業勞動力流失的現象,臺灣與日本皆面臨相同的困難。雇用身心障礙者,彌補農業勞力的不足是日本農村發展新興的潮流。 日本11月17號於中日新聞的報導內容指出:「根據農林水產省的調查,2015年時,農夫的平均年齡為66.8歲,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上升了7.7歲,而農夫的人數減少了一半降至210萬人。但2015年,受雇於農業林業以及海洋產業的身心障礙者則相較於2010年,成長了1.79倍,達到2825人,呈現上升的趨勢。」 (註1) 「量身打造無障礙的廁所」,成為農場經營者的當務之急。 位在日本三重縣名張市南古山的非營利法人團體-Agri no Mori,日文名稱,あぐりの杜(もり), (註2) 在 募資網站上發起了「蓋一間農場裡的無障礙廁所」。 圖說:日本非營利團體發起了以「農場裡有乾淨舒適的無障礙廁所」作為號召的募資計畫 圖片來源: Ready for Japan Agri no Mori 於2013年10月創立,專門協助身心障礙者的日常生活,並訓練學員從事農業生產,例如參與水耕栽培小松菜、水菜、美生菜以及包裝等,這在當地算是相當前衛的嘗試。 在群山環繞的農場,當地並沒有下水道與自來水等公共衛生系統,只有簡易的流動廁所和木板搭建的衛浴設備。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上廁所以及盥洗替換衣物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任務。 該NPO的事務局長,井上早織表示:「這附近的許多農園並沒有廁所。畢竟這跟農場的產能沒有直接關係,在這個產業,廁所的需求往往被大眾視而不見或置之不理。」有需要的時候,大家很自然的就會借助附近便利超商。 對於學員的如廁需求,Agri no Mori,的作法是:為了便於女性學員使用,相較於普遍日式的蹲式馬桶,不僅加裝了西式坐式馬桶座椅,在廁所周圍也有遮蔽措施。 JA共濟總合研究所 (註3) ,高齡社會與生活福祉調查部的濱田健司研究員表示:「當周遭沒有提供衛生服務設施,像是超商或公共建築,此時政府跟公眾就該提供經濟協助。」「從廁所開始著手改善工作職場環境,不僅對於身心障礙者是必要的,對於吸引其他領域的人們踏入農業產業也是°」 在日本的群眾募資網站,Readyfor (註4) Agri no

【鉀與作物品質,進階篇】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圖片
【鉀與作物品質,進階篇】實習 の植物醫生筆記 ( 科技農報Nancy 與 大虫農業,實習植物醫生--庭瑜 共同整理) 「頭家,你遮有鉀肥無?我欲落肥,安怎創才好」。鉀肥百百種,同樣叫鉀肥,當中所含的鉀型態不一定相同!就像氮肥有硝酸鈣、硝酸銨、硫酸銨、尿素等眾多種類,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鉀肥呢! 《鉀肥的分類》 鉀肥有分成礦石及加工精製兩大類,台灣因不生產鉀礦,故使用不普遍;而加工鉀肥是將鉀礦石加熱溶解,製成粗製鉀鹽再精煉而成。常見鉀肥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一鉀、硫酸鉀鎂、碳酸鉀等等,而每種類型適合施用的土壤、作物皆不同,以下整理常見的鉀肥資訊,大家挑選前得可仔細做功課。 1. 氯化鉀,適宜在棉麻等纖維作物上施用,喜鉀但忌氯作物要慎用。因氧化鉀含量高,被認為是最經濟的鉀肥而普遍使用,對氯敏感的作物建議少用氯化鉀,如煙草及馬鈴薯,長期施用也不利於作物及環境。 2. 硫酸鉀,適宜在蔥薑蒜根菜類及菸草等作物上施用,但必須注意土壤酸化。 3. 硝酸鉀,所含硝態氮和鉀均為作物生長所必需的主要元素,在果樹後期使用相當多。無氯無鈉,鹽指數低,因此在溫室土壤使用硝酸鉀,可避免鹽分的過度累積。特別注意,硝酸鉀有助燃易爆的特性,需儲藏在乾燥且遠離火源的環境。 4. 磷酸鉀類,包含高磷鉀/磷酸一氫鉀/磷酸二氫鉀,含有磷酸成分,因此也有磷肥的效用。 常見鉀肥外觀,圖片來源:http://slidesplayer.com/slide/11328500/ 《 這些作物最愛鉀 》 鉀元素有助於合成蛋白質、維生素、澱粉、纖維素等大分子的化合物。但是禾穀類作物吸收鉀的能力較強,因此所施用的鉀肥可較少,有時甚至不施鉀肥仍能正常生長。 以下為需鉀量較多之作物: 1.根莖類作物、纖維作物、以及糖料作物:鉀與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代謝關係密切,因此對於需要累積澱粉、纖維、糖份的作物很重要,例如:甘藷、馬鈴薯、芋頭、棉花、麻類、甜菜、等甘蔗。 2.油料作物:油脂是由碳水化合物轉變而來,因此對於需要累積油份的作物很重要,例如:芝麻與油菜。 3.豆科作物,鉀與蛋白質的合成關係密切,並且能促進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對於豆科作物很重要,例如:大豆與花生。 4.果樹:香蕉、葡萄等,需要有「口感」的果樹類作物。

【鉀與作物品質】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圖片
【鉀與作物品質】實習 の植物醫生筆記 ( 科技農報 與 大虫農業 共同整理) 「鉀」常被形容成「品質元素」,是影響作物品質的關鍵,好吃且外觀優良的農產品,自然市場價格好。鉀元素對外觀與口感的影響有外觀、口感、以及加工後的延伸價值。鉀肥固然重要,但也要和氮肥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功效。 鉀對作物的影響分成三部分: 一、外觀: 改善外觀--大小、形狀、光澤、顏色 增加感官--堅固性、質地、外皮厚度 降低缺陷--破裂、皺痕、汙點、瑕疵 二、口感 增進風味--酸、甜、苦、鹹,以及水分含量 改善質地--柔軟、堅硬、脆度、纖維度 三、延伸價值 增加儲藏及貨架時間:藉由減少水分流失及腐爛、變色、擦傷,或是其他機械損傷、枯萎、變質。同時提高加工品質與穩定營養價值。 《鉀肥的重要性》 l    氮與鉀的交互作用 「氮」與「鉀」皆為植物生長所需的巨量元素,但並不是施肥越多就越好。肥料三要素的「氮」和「鉀」,兩者間並非競爭關係,而是要相輔相成,許多人施肥習慣是高氮肥,但如果這些氮肥無法有效被植物吸收,再多也是浪費,平衡施肥是最有效率的施肥方式。選擇最少的投入量達到最大的產值,以免增加成本的同時,對環境和作物生長都造成負面影響。 l    氮與鉀的平衡施肥,有助於: 一、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 ,從而增加作物產量及品質。依照最小養分的 ( 木桶理論 ) 和氮鉀間交互作用的關係,過量施肥反而導致氮肥利用效率降低。國際鉀肥研究所 (IPI) 所進行的許多試驗都顯示,通常每公頃施用鉀肥 (K2O) 30-150kg 時,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10%-40% 「鉀肥」能提高氮素同化酶的活性,以及作物對氮素的利用效率,促進氮的吸收和同化。有利於作物合成蛋白質,以及氮素轉移至植株地上部,因此產量變高。 二、提高抗病蟲害能力,高氮使作物生長嬌嫩而易感病,提高鉀素施用量可以增強抗病能力。 三、提升食物安全性及保護環境。 鉀肥不足,或是氮肥和鉀肥沒有平衡施用,就會降低氮肥的利用率,導致土壤中殘留大量的硝酸態氮 (NO 3 - ) 。這些硝酸態氮經由淋洗作用滲透到地表或地下水,或經過脫氮作用,以一氧化二氮 (N 2 O) 等溫室氣體形式逸散

看懂有機農法,栽種篇

圖片
看懂有機農法,栽種篇 作者 柴幗馨 常常有農民說:「我種菜都不放化學肥料,也沒用農藥,我的菜都是有機蔬菜。」 真是如此嗎? 其實在台灣販售有機產品必須非常小心,只有通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才能在包裝上稱呼自己是有機蔬果,例如「有機紅龍果、有機地瓜葉、有機芭樂乾等。」 貿然使用有機字樣,很容易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觸法,情勢嚴重者甚至被處以數十萬元的罰鍰。身為消費者在選購有機農產品時,亦不妨上網查詢 產品驗證字號 ,確保店家是貨真價實的有機商品販售商,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有機農場整合資訊系統網站 http://www.i-organic.org.tw/ 只有經過驗證,才能說自己是有機產品嗎? 根據「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欲申請有機驗證的農民,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的嚴格把關:農地與灌溉水質沒有重金屬汙染、栽種過程完全依照推薦使用的資材、產品經檢驗後沒有農藥殘留,以上三項都過關之後,才能稱呼自己是有機產品。 不過若農民原本的土地不是有機農田,還得再經過至少2年的轉型期驗證,才能真正成為有機產品的一份子。 為什麼種有機這麼難? 種有機不難,有機驗證取得標章才困難。 有機驗證系統,就是要保證從生產源頭,例如土壤和水源,到栽種過程乃至收穫加工有無藥劑汙染等,確保末端產品絕對沒有被環境影響而變質。 儘管農民不使用化肥與農藥,假設土壤有重金屬汙染,種出來的農產品就有可能出現重金屬殘留,當然不能取得有機標章,或稱作有機產品。而在驗證機構人員的嚴格監督下,也能避免農民使不當的資材,確保農田環境不受汙染。 在農民栽種過程中,亦可提供有機栽培使用的農藥資訊。隨著生物技術不斷進步,農藥也能打破「化學迷思」,像是辣椒水,這種防治害蟲的植物性萃取液,或是與提高作物抗病性的溶磷菌,都是有機栽培可以使用的商品化「農藥」。 延伸閱讀: 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品牌推薦一覽表 不看有機標章,還有其他吃安心的選擇嗎? 嚴謹的驗證系統固然可靠,但需要高級精密的儀器檢測、繁瑣的人力監督系統、以及高昂的驗證費用,高成本不但造成農民的負擔,也讓消費者無福消受。 除了有機產品,「自然農法、無毒栽培、友善農法」等這些不一定有檢驗,但至少能保證栽培過程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像是無農藥、無化肥、安全用藥、與合理化施肥的

十年之後,零檢出成為有機農業發展絆腳石

圖片
十年之後,零檢出成為有機農業發展絆腳石 作者 柴幗馨 「有機農產品是否必須農藥與重金屬零檢出?」 廢爐渣回填農地、工廠排廢汙染灌溉水源的新聞屢見不顯。 環境中的有毒物質,會藉由土壤、水源、甚至空氣被農作物吸收。當這些汙染物蔓延至有機農田,便產生有機農法栽種的蔬果,被檢驗出重金屬與農藥殘留的案例。雖說這在農業界已經不是令人驚訝的消息,但農產品零檢出的爭議,在有機農業立法第10年後,隨著食安問題的升溫逐漸開始發酵。 根據農傳媒報導,台灣近十年內的有機農田面積,並沒因大眾開始重視食安問題而增加。 農地旁的電鍍工廠廢污水染周遭土壤,使得附近有機農田的作物被檢驗出重金屬殘留;又或是農地狹小破碎,慣行農田比鄰有機田,鄰田噴藥導致農藥交叉汙染,導致作物被驗出農藥殘留。這些先天環境不良的因素,加上昂貴的驗證費及轉型有機的陣痛期,都是農民對有機農法望之怯步的主因。 為了對環境更友善,農民捨棄化學農藥與肥料從事有機農法,但辛苦耕耘的農產品,最終卻因不良的生產環境,無法被貼上「有機標章」。 這些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問題往往不是「超標」,而是「被驗出」微量的農藥與重金屬,意即殘留量不至於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有機推廣人士認為:未來應該依照生產環境的「背景值」,再決定檢出與殘留量的合理性。例如某塊農地土壤本身有重金屬砷,農民使用有機農法生產的作物,其合理的砷含量,應該接近環境背景值,而非零檢出,套用在農藥殘留容許值亦如是。而各項檢出的容許量標準,則依照由衛服部的各項農藥與重金屬殘留容許量規定。 但民眾對農藥殘留標準的不信任度、對無毒農產品錯誤的認知,無疑的讓有機農業推廣陷入困境。 「有殘留就是有毒」、「動物試驗不能代表人體結論」、「科學沒證實不代表沒影響」,即使再多醫學文獻佐證,坊間仍有許多自稱「吃無毒」的聲音,質疑現行的容許量制定系統。 揭開台灣對農藥殘留容許值的制定流程:在藥商提出申請後,統一由藥毒所審查農藥的毒理資訊,確認藥商提供公正無誤的文件;接著進行田間試驗,建立農藥在台灣合理的使用方式;最後由防檢局綜合以上資料,審核新藥是否能在台販售上市。同時並與衛福部討論,依照國人對農產品的飲食習慣,換算成國人每日能攝取的最大容許量,決定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容許值。 隨然是建立在科學規範的制度,但與日本、歐盟做比較時,還是有需要加強的地方:例如歐

柑橘黃龍病,美國研究:溫網室栽培防治葡萄柚東方木蝨危害

圖片
柑橘黃龍病,美國研究:溫網室栽培防治葡萄柚東方木蝨危害 編譯 柴幗馨 位於美國東南方的佛羅里達州,氣候溫暖、雨水豐沛、而且土壤肥沃,這樣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環境,也讓佛州成為全美最大的葡萄柚產地,超過67%的葡萄柚都來自於佛州。然而從2004年起,葡萄柚產區面臨嚴重的黃龍病害,這種由木蝨科害蟲引起的病害,會讓葡萄柚維持在青綠色的狀態,甚至發生外觀畸形與提早落果的農業損害。佛羅里達大學的農糧研究所,正以溫網室栽培,試圖找到有效防治柑橘黃龍病的解方。 根據佛州農糧研究所的統計,2004年開始蔓延的黃龍病(一種細菌性病害),將近25萬英畝(相當於1000平方公里)的柑橘產區都受到波及。美國農糧署的資料顯示,有36%柑橘樹因為黃龍病被迫剷除,全佛州的柑橘產量也減少近68%。 東方木蝨(Asian citrus psyllid)是柑橘黃龍病的傳染源,佛羅里達大學農糧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Rhuanito Ferrarezi的最新論文發現:利用溫網室的栽培葡萄柚品種(Ray Ruby),能有效隔離東方木蝨,避免東方木蝨啃食柑橘樹的嫩葉,降低黃龍病感染的機會。果樹作物一般都直接種植在露天的田區,以溫網室保護果園的農法並不常見。 畢竟建造好的溫網室設施,需要投入較多成本,目前也只有兩個葡萄柚的商業品種,以CUPS栽培法生產葡萄柚。 圖說:無籽的Ray Ruby 是美國紅肉葡萄柚的商業品種 研究成果也在10月發表於園藝科技期刊(HortTechnology),研究者Ferrarezi將這種栽種方式稱為:Citrus Under Protective Screen (CUPS),柑橘溫網室栽培(譯者暫譯)。露天栽培的果園相比,使用CUPS方法的果樹,在幼期植株的樹冠層、葉面積指數(leaf area index) (註) 、樹冠層的水分利用效率等,都比露天果樹來的好。 研究者表示,溫網室栽培能控制陽光與風速等栽種的微氣候環境,營造一個對果樹較佳的生長環境,達到降低黃龍病感染的風險。然而試驗使用的材料是幼年果樹,是否也適用在樹齡更高的柑桔果樹,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註:葉面積指數(leaf area index),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葉片總面積占土地面積的倍數,能植物群體生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一定的範圍內,作物的產量隨葉面積指數的增大

買菜也有學問,蔬果標章分級大車拼

圖片
買菜也有學問,蔬果標章分級大車拼 編輯 柴幗馨 用標章來分級農產品吧 ! 走進傳統市場或者大賣場的蔬果區,不難發現蔬果上貼著「驗證標章」的貼紙。但你知道嗎,有標章的蔬果,價格可能只比沒有貼的散裝蔬果貴個5至10元。究竟這些驗證標章代表什麼意義,值不值我們多花幾塊錢購買呢? 其實只要明白驗證標章的來由,能輕鬆入手物超所值的安心蔬果!簡單來說,現行的標章系統就像將作物的生產過程「分等級」一樣,依據農藥殘留、水源品質與土壤成分的檢驗結果,以不同嚴謹程度的認證系統篩選後,政府賦予農民在蔬果上貼驗證標章的權利。 自從台灣加入WTO以來,越來越多來自美國、中國、越南廉價蔬果大量流通在市面上。這些缺少辨識度的農產品,消費者根本無法從外觀分辨產地;還有不肖廠商以進口的廉價農產品充當台灣貨;又或者餐廳使用來源不明的農產品,導致農藥殘留與食安問題。 透過農產品標章系統,一來能提高台灣農產品的辨識度,又可以鼓勵消費者支持友善環境生產的農民,直接以行動支持本土農業。而透過驗證系統,政府便能把關農產品品質,一旦出現農藥殘留超標、或是重金屬汙染等,有關單位就能快速找出問題源頭。 標章驗證系統是什麼? 目前台灣農產品驗證標章系統,依照檢驗的嚴謹程度由低至高可分為四種:生產追溯二維碼、吉園圃安全蔬果、產銷履歷驗證標章、以及有機驗證標章等。 ● 長方形標章的QR碼,稱為「生產追溯二維碼」,是相對管理最寬鬆的追溯系統。 農民只需在農委會農糧署網站登錄自己的基本資料、農產品在哪裡生產、什麼時候生產、使用了那些農藥、有沒有其他檢驗證明等。經農委會核准後,就能在自己的農產品上貼上二維條碼(QR code)。這種不需要第三方檢驗機構的自主性登錄,雖然嚴謹度低,但申請成本相對低廉,對農民而言是最容易加入的追溯系統。 ● 圓形的白底藍字,中央有三個紅圈圈的是「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 除了有「生產追溯系統」的所有資訊之外,農產品的生產方式還必須依照農委會制定的「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管理作業規範」。而農民也被要求填寫作物的栽培日記–由農業改良場編訂的「田間栽培紀錄本」,包括農藥使用與田間栽培管理紀錄。最後蔬果經過農試所的農藥殘留檢驗合格,才能被上貼上標誌。 由於申請吉園圃驗證的農民,需要參加由農委會指導的訓練課程,方便統一管理與監督,因此只有參與產銷班的

園藝冷知識:黏蟲紙,挑黃色還是藍色的好?

圖片
園藝冷知識:黏蟲紙,挑黃色還是藍色的好? 編譯 柴幗馨 「補蟲紙」是一種具黏性的紙片,能夠吸引害蟲接近。害蟲一旦沾黏在紙上便無法逃脫,達到防治害蟲的效果。補蟲紙常用於害蟲密度高的環境,例如封閉的溫網室或是盆花繁殖場等。常見的市售捕蟲紙有黃色與藍色2種,為什麼有2種不同顏色的捕蟲紙?農友又該如何選擇呢? 顏色與圖樣,決定誘捕昆蟲的效率 Russell農業公司,英國專門經營農業資材的企業,針對不同顏色的捕蟲紙進行田間試驗。結果發現黃色捕蟲紙對溫室粉蝨防治效果最佳 ,而藍色捕蟲紙則適合防治薊馬。不過,當蟲害太嚴重時,仍然需要使用藥劑防治。畢竟捕蟲紙的目標是成蟲,而最佳的溫室管理,應當從幼蟲階段即開始控管。 改變捕蟲紙的顏色與圖樣,就能調整捕蟲紙的反射波長,進而改變紙張表面吸引害蟲的效能。 任職於Russell公司園藝研發部的Sampson博士,是專門研究紙張顏色與花樣對於捕蟲效率的影響。他表示:通常顏色越明亮的捕蟲紙,可以吸引更多的害蟲。 西方花薊馬,黃色補充紙誘捕效率最佳 Sampson博士也發現,藍色捕蟲紙最適合用在西方花薊馬上,西方花薊馬也是台灣園藝作物的害蟲。 台灣昆蟲期刊的研究文獻指出,番茄、青椒及觀賞植物等都有這種蟲害的案例。Sampson博士在2016年的試驗結果顯示:使用藍色捕蟲紙,能有效減少50~80%的薊馬數量。但藍色捕蟲紙對粉蝨的防治效果卻不佳,反而黃色捕蟲紙對粉蝨的捕捉效率比較高。 他也提到,在哥倫比亞,農友喜歡使用白色的捕蟲紙,因為白色能吸引更多種類的薊馬與昆蟲。雖然專一性較差,但對需要防治2種以上蟲害的農友,白色相對是經濟又划算的選擇。 根據反射波長設計顏色與圖樣,搭配費洛蒙,防治效果再加倍 Russell公司也改進了捕蟲紙的誘捕效率,例如精準地根據紙張表面的波長,設計能反射特殊波長的黃色捕蟲紙ActiRoll ,根據官方資料表示:ActiRoll能誘捕粉蝨、潛葉蟲、以及蚜蟲之外, 卻不會吸引授粉使用的熊蜂( bumble-bee),因此特別適合用於溫室的授粉作物。 此外還有一種具有黑色條紋圖樣的黃色捕蟲紙,Optiroll,加上特殊花紋後,能吸引昆蟲的視覺注意力,強化誘捕昆蟲的效果。Russell公司也推出添加費洛蒙的藍色捕蟲紙,能夠同時誘捕雄性與雌性的西方花薊馬,捕蟲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

圖片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 の植物醫生筆記 ( 科技農報 與 大虫農業 共同整理) 鎂是重要的「次量元素」,作物對「鎂肥」的需求量僅次於氮、磷、鉀這三個主要元素。就像人類除了醣類、脂類、蛋白質之外,還需要維生素這種次量元素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鎂肥是構成葉綠素重要的分子,也影響植株光合作用的進行,影響作物的產量與品質。一般而言,植株需要保持0.1-0.4%的鎂元素含量,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土壤中有效的鎂肥,是陽離子型態鎂離子(Mg2+),鎂的功效有: 1.構成葉綠素分子的核心:缺少鎂肥會降低光合作反應的效率,因而限制作物產量。幼嫩葉片特別需要鎂肥,植株缺鎂時,會先由下位老葉分解葉綠素,產生鎂離子並藉由維管束運輸至新葉。 2. 鎂是酵素反應催化元素:參與各種植株生化反應的進行,例如呼吸作用,適量添加鎂肥,有助於植株的生理機能。 3. 幫助磷的吸收:磷肥的轉運需要鎂離子的協助,因此鎂離子也能促進植株根部吸磷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4. 鎂肥有利於固氮菌生長:鎂離子能促進固氮類的微生物生長,適量鎂肥有助於固氮菌與豆科作物的共生。 《作物缺鎂的症狀》鎂在植物體內移動力甚強,缺鎂病徵首先見於「老葉」,常見病徵為黃葉綠脈(葉脈間黃化),也有可能在老葉出現壞疽斑點或其他顏色病徵(紫色、紅色、咖啡色……),而在一些植物體,鎂缺乏會使葉片向上捲、莖部細小。禾本科的鎂肥供應不足,會使榖粒充實度以及作物乾重明顯降低。 葡萄缺鎂,下位老葉黃化。 圖片來源: http:// www.cropnutrition.com/ crop-nutrients-magnesium 《太多鎂的毒害》 鎂毒害極罕見,通常鎂過多會造其他陽離子利用效率不佳,例如鉀與鈣離子等。甚至發生缺及硼肥與錳肥的症狀。次時,可補足其他缺乏之營養元素改善植株健康。 《我夠鎂嗎?》 強酸性砂質土壤,容易發生缺鎂狀況。鎂離子的有效性受pH值影響,當pH值越大表示環境偏鹼性,鎂肥的有效性相對增加。當pH值在6.5-9.5之間時,植物較易吸收足量的鎂,但對於一些生長於酸性環境的植物而言,需要施用較多的鎂來補足有效性降低所造成的問題,因此可以使用含鎂肥料,以及其他陽離子(鈣、鉀等等)含量較少之肥料。 商品化鎂肥: SH 維

遠離農藥殘留的小秘訣,這樣洗菜好安心

圖片
遠離農藥殘留的小秘訣,這樣洗菜好安心 編輯   柴幗馨 / 圖片製作    陳雪樺 「天天五蔬果」是維持健康的秘訣,但蔬果的農藥殘留新聞屢見不鮮。怎麼做才能避免將這些「殘留超標」的農藥吃下肚?只要依照以下清洗蔬果的原則:「浸泡、再沖洗、最後才切除」,經過「食前處理」的步驟,就能有效降低農藥殘留的風險。 「清水沖洗」是簡單有效避免農藥殘留的方法。容易發生農藥殘留的藥劑種類,大多為接觸型農藥,這種農藥只會附著在植株的一部分,除去這些容易殘留的部位,就能有效降低吃進農藥的風險。 清洗時以清水先浸泡3分鐘,待農藥溶解在水中後,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 值得提醒一點,浸泡時間不需太長, 重點是以流動的水沖洗,才能讓水流帶走蔬果的殘留農藥 。蔬果經過仔細沖洗,才能切小塊,或是除去不食用的部分。 切除的步驟必須最後處理 ,避免農藥汙染刀具,讓刀具上的農藥汙染乾淨的部位。 而農藥在水中的分解程度,依農藥劑型而有所差異,又可分成「水溶性」與「脂溶性」。 顧名思義,相對水溶性,脂溶性農藥被水分解的效果比較差。 若消費者擔心「脂溶性農藥」殘留的問題,可使用蔬果清潔劑。這類清潔劑中的「介面活性劑」,能夠有效溶解脂溶性農藥。清洗方法與水洗相同:先浸泡,再沖洗。然而操作方式不當,介面活性劑往往比農藥更容易殘留在蔬果中,對健康的風險也更高。 因此使用蔬果清潔劑之後,建議再以清水沖洗殘留的清潔劑。 台灣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水果類的超標案例通常小於蔬菜類。農民在果品成熟時,通常會進行「套袋」程序。用袋子包裹果實,保護水果被昆蟲啃食。所以這些用袋子包起來的水果,被農藥噴灑到的機率也比較小。無論蔬菜或水果,水洗都能減少農藥殘留的機會,不同蔬果也不同清洗的「眉角」。 常見的蔬菜依食用部位的外觀可分成以下類別﹙如表﹚:苞葉菜、大片葉菜、小葉蔬菜、花葉菜、豆菜、彩椒、茄類、瓜類、以及耐放的蔬菜等。 苞葉菜 農藥殘留往往在外層的葉片,必須剝去最外層的2~3片葉子,球菜經過充分清洗、將基部切除後,手剝下欲食用的葉片分量,浸泡3-5分鐘後,再以清水沖洗即可。 大片葉菜類 清洗重點為沖洗葉片及切除葉柄或根部。清洗時一邊翻開葉片,同時以流動清水仔細沖洗,再將容易有農藥殘留的葉柄或根部切除。 小片葉菜 清洗方式與大片葉菜相同,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