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人週報1123-1127(食安生活篇)
台灣農人週報1123-1127(食安生活篇)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陳思昀基改鮭魚到底改了什麼?原來是改變了食用鮭魚品種的「生長激素基因」。
1992年科學家找到了讓鮭魚長胖胖的兩個基因,分別是太平洋Chinook鮭魚和美洲大綿䲁的生長激素基因。研究團隊便以基因改造的技術,用人為的方式將(基因轉殖),這兩個基因送進食用鮭魚品種(大西洋鮭),讓基改鮭魚的生長激素分泌更旺盛,因此長得更快更壯。
科學家認為這種鮭魚可以降低人類對海洋資源的消耗,因此向美國食藥署(FDA)申請商品化上市。由於基改食物的健康風險備受爭議,歷時20年FDA才完成基改鮭魚的評估報告:FDA認為基改鮭魚和傳統鮭魚的「成分」實質等同,而且基因改造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因此認定基改鮭魚對健康沒有風險疑慮;另外,這種基改鮭魚無法產生下一代,所以不會有影響大自然生態的問題。
然而這些「掛保證」仍然無法安撫反對者的聲浪,雖然FDA核准上市,但市場是否接受還是取決於消費者的選擇。
I. 食安生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