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拜耳併購孟山都背後的真正目的是...

世界末日?拜耳併購孟山都背後真正目的是...

作者 晴耕雨讀話農情編輯 科技農報


2016年消息傳來世界兩大農業公司-拜耳與孟山都可能整併,這項由拜耳主導的世紀併購案卻被大眾質疑為市場壟斷的陰謀,因此歐盟執委會以最嚴格的態度進行審查。兩年後結果出爐:拜耳收購孟山都 歐盟點頭放行

有環保團體表示:這是一場地獄聯姻。畢竟合併之後拜耳將能掌握超過1/4以上的農藥、種子、與資材等農業資源,也可能有利備受爭議的基改作物發展,影響地球環境等。而從農產情商的角度,該如何看待這項新聞呢?跟著晴耕雨讀話農情的視野一眺全球農業產情資訊。




可想而知的,這篇文章(歐盟同意拜耳併購孟山都一案),大概一天之內會被各大有機粉絲頁轉貼,然後群起崩潰,似乎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確實如此嗎?

的確,本項收購案是一件相對純粹的農業生技收購案,相較於DuPont和DowChemisty合併,中國化工集團(註)收購Syngenta公司,一大部分都是屬於化學合成與化學產品的合作。

Bayer本身是一家集醫藥與生技為核心的公司,與Monsanto在基改技術層面的合作,一定是受到全球注目。不過目前基改作物的最大市場仍在北美地區,Bayer是否會拿這塊敲門磚往歐盟進攻,其實還未必如此,畢竟歐陸的保守派加上iForm組織的根據地,應該是不會隨意對基改作物做出讓步。

不過在這幾波的併購案中,併購方也因為反托拉斯的影響必須釋出部分資源。當中沾到比較多好處的BASF會不會在Monsanto搶婚失敗之後因禍得福,在歐陸佔據廣大農業服務市場還值得繼續關注。

照片為孟山都公司在菲律賓馬尼拉的基改種子包裝工廠,低調且戒備森嚴。

不過可以預期的,在非洲、南亞、南美這一類急需糧食供應的地方,大型農業服務公司一定會有明顯的插旗態勢。而這些公司並非只有投入資源在基因改造作物上,基改作物僅佔了這些公司營收的不到三成,主要的營收來源還是一般的農作物種子、農藥管理方案、以及採收後處理的knowledge。

合併的最大目的應該還是著眼於大型數據整合的農業資訊化平台,因為純粹的化工生產目前已經逐漸被中國以低廉環境成本的代價追上。另外在生物農藥的開發上,大集團使用大量的資源進行篩選與試驗,能將開發時間降至最低,雖說如此,平均一個化學新藥的研發成本就已經高達十億美金,穩定的生物農藥成品的研發成本也估計不會低於這個數字。或許人類在資本寡佔跟生態維繫上,有時還是難以兩全。

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農藥公司:包括德國的BASF,美國的FMC跟丹麥的Cheminova談好併購事宜。美國FMC是農藥富美實,胺基甲酸鹽殺蟲劑- 加保扶Carbofuran的持有者。

日本的組合化學,大塚製藥,住友化學,三井化學,澳洲的Nufarm,尤其是日本的幾家企業長期封閉獨立開發農藥的態勢是否會被打破,的確值得注意。

這幾個大型龍頭企業主要瞄準的目標說不定會從傳統的糧食作物生產層面,轉變為園藝產品的競爭,屆時傳統還沒有被攻佔的幾間種子公司會不會遭遇到新的浪潮還很難說。
台灣引以為傲的農友種苗公司勢必也要嚴陣以待,新型態的農業經營模式即將引發海嘯了。

註:中化SinoChem是另一家公司,很多人常搞混,隨便亂縮寫。他們現在也正在談合併。

本文轉載自晴耕雨讀話農情粉絲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