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事件鬥爭?記者不想讓你看到的數字…

菜價事件鬥爭?記者不想讓你看到的數字…

作者 謝昇佑 / 柴幗馨

北農休市影響菜農生計?我們以數據分析這2017與2018,農曆過年期間北農果菜交易量與價格的結果,卻出現了與主流媒體不同的結論。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菜價(平均交易價)整體而言高於2017年;儘管平均交易量,在過年後增高,但增加的幅度與趨勢大致跟去年無異。為什麼卻出現「蔬果紅熟大塞車,爆量價跌農民心痛」的消息?




如果把漲幅片段的縮短成
「五個交易日」內,今年除夕的菜價31.5元與開市後初十18元相比,每公斤的菜價確實差距可高達13.5元,跌幅將近一半!年前年後菜土菜金,難怪農民朋友叫苦連天。


這樣解讀數據合理嗎,還是記者只讓我們看見拼圖的一角,就急著下結論了?
我們整理了農產行銷圈內人的分析論點,一起讓數字說話,揭露那些沒告訴你的真相。本文為產銷從業人員,好食機食農整合公司負責人—謝昇佑撰寫,授權科技農報整理與刊登,轉載請註明出處並告知科技農報。



【蟹老闆碎碎唸—北農休市真的害農民慘賠嗎?】 

「證據」從來都是一種巧妙的安排,看到人家拿出資料的同時,一定保持警覺反思,在其所「揭露」的資訊背後,遮掩了哪些訊息。
半夜醒來看臉書,一位朋友私訊問北農這次事件,坦白說,我認為種種對北農的批評看似有憑有據,但若就事論事來看,卻會發現批評者似乎只是「選擇性地揭露資料」,並以不盡合理的方式論斷,其目的是否為政治鬥爭,我就不知道了。


評論者拿同一年的短期資料來說,因為休市造成菜價暴跌,造成農民虧損慘賠。

  • 難道台灣的農民都只做一次性的交易嗎?
  • 真要評論菜價的漲跌、農民賺或賠,怎麼會是用短期幾日的交易價格來看呢?
  • 不是應該要拉一段期間的整體均價來評論?
至少,也應該要跨年比較同時期菜價,對吧?


不妨就用兩年內農曆過年前後的菜價來比較,看看是否菜價大跌造成農民虧損,這樣應該比較公允些?(當然這樣的討論也有盲點,但至少比只是拉幾天的資料就說嘴公允些)透過開放資料去查詢並不太難,今年農曆過年前後五個交易日的菜價和往年比起來,到底是高還是低?

農曆過年前後五日台北批發市場的平均價、總交易金額;總交易量都比去年高,甚至以均價來說,都比十年來的均價都高,也是近十年來前幾高。
就這樣的數據來說,怎麼會說農民慘賠?
礙於篇幅,我無法PO上十年的對照資料,各位可以自行到「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去查近十年資料,就知道我所言不假囉。


某些農民在朝向產業化農業經營的路上,卻始終抱持著非產業理性的「賭博心態」,不僅以每一次的交易論輸贏,並且總是視情況所需,技巧性地擴大渲染自己某一次賺或賠的經驗。
我們可以批評北農休市造成蔬菜產銷供應量的調節出問題,但如前所說,供應量調節出問題是否「完全」歸因於休市有待釐清。也或許可以說休市太多害某些人少賺了幾天的錢(但事實上若攤開來看,整體收入是否降低卻不一定),至少就菜價的統計數據來說,似乎不能因此說休市造成農民慘賠吧?

這種拿一次的資料作為政治鬥爭、自我標榜或爭取同情的例子在農業領域中似乎也是常態。


有些農民常常說嘴自己的產品在拍賣市場拍到最高價,但其實他不過某一年、某一次、某一件拍得最高價,就無限放大把自己說成無敵。同樣地,也曾經有一位農民在爆量的時候哀天搶地跟我說他賠一褲子;可是同一年他卻也曾在蔬菜短缺的時候日進斗金,依我觀察這位熟識農友的開銷,可以確定整年平均下來,他是賺錢的,但他卻總是只說自己賠錢的那一段。


從某個角度來說,反映了某些農民在朝向產業化農業經營的路上,卻始終抱持著非產業理性的「賭博心態」,不僅以每一次的交易論輸贏,並且總是視情況所需,技巧性地擴大渲染自己某一次賺或賠的經驗。而政治人物也樂於隨著這種農民的「賭博心態」起舞,炒作情緒,從中牟取政治利益。


姑且不論農業應該作為一種生活還是做為產業這種意識型態的問題,就以做為產業的角度來看,那麼最大的困竟恐怕不(只)是生產技術落後,更在於心態問題。





備註:第一篇菜價失調的新聞報導為「北農台北果菜市場12天內休市6天!蔬果紅熟大塞車,爆量價跌農民心痛」,消息從03/05開始被主流媒體報導,進而引發台北市、農委會、與北農之論戰,甚至被引申為政治事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