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人週報0111-0115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Doris Lin - 1月 18, 2016 台灣農人週報0111-0115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農人週報改版囉!新版週報比以往更簡短有力,希望各位讀者會喜歡! 2016年傳來許多永續農業發展的好消息,例如「轉作大豆」、「農牧廢水回收」、「劇毒農藥替代方案」、「打擊大戶休耕」、以及「土壤檢測」等政策。但這些友善農耕環境的政策是否能落實,還需要政府單位有效率的推廣,以及農民的配合與努力。期望這些好的計劃都能持續開展,讓台灣農業能永續經營。 1.【台中契作非基改大豆 百餘農戶首次收割】 台中市推廣非基因改造作物,輔導海線地區百餘農民,將二期再生稻轉作非基改大豆,12日舉辦採收田間示範觀摩會,宣告台中在地生產的大豆已開始採收,即將上市。 市府農業局去年推動「海線二期契作非基改大豆計畫」,以台中市農會作為平台,透過契約收購管控用藥及肥料,並輔導產銷履歷,以每公斤45元價格收購,期待活化農地、提高農民收益、增加糧食自給率。農業局長王俊雄表示, 共143位農民參與,總面積100公頃,由台中市農會簽約管控農藥及肥料施用,確保生產最安全的國產非基因改造大豆;同時也積極輔導在地青年農民組成「代耕團隊」,統一代耕作業,讓契作農戶安心參與。 2016/01/12大紀元 2.【公糧助弱勢 新北市發放量第一】 農委會農糧署統計,公糧白米發放扶助弱勢的數量,去年以新北市發放量最多,占全國發放量之3成1,分析原因可能與人口數多、弱勢人口數量也較高有關。 去年(2015)無償提供公糧白米予各縣市政府辦理國內救助所發放的公糧白米數量,總計2474公噸,此數量包含全國當中有13縣市政府,從去年起新辦理的「食物銀行體系」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公糧白米發放量。發放量第一名是新北市政府的768公噸、占全國發放量31.04%;第二為台中市277公噸、占全國發放量11.2%;第三為南投縣215公噸、占全國發放量8.69%。 2016/01/13 中央日報 3.【台南胡麻減產 麻油價漲1成】 胡麻主產區台南因風災大減產,災情最嚴重的西港區,農會估計產量可能不到去年3成,雖然決定今年麻油不漲價,但坊間價格混亂,許多農家自榨麻油漲價至少1成。 農民說,去年播種期因蘇迪勒、杜鵑颱風接連豪雨積水,大片胡麻泡水腐敗,近9成播種不久胡麻苗死亡。雖有許多農民災後重新播種,但因已過最適合胡麻生長的節氣,估計到本月底收成總量,約在去年的3成到5成間,預料今年麻油與芝麻糖等相關產品價格會上漲。西港農會則表示,今年麻油等相關產品不會漲價,僅芝麻醬因製作費工,可能小漲。 2016/01/13 聯合報 4.【農委會推「5省」 落實養牛廢水再利用】 農委會畜試所成功推動輔導欣安與銘利2家畜牧場,分別在2014、2015年完成養牛廢水合法再利用,連同所內的養牛場,落實省水、省電、省化肥、省成本、省碳等5省。 全球畜牧業正在發展無廢物排出的環保運作機制,農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畜牧廢水施灌農地再利用模式」,且已成功輔導養牛業者「欣安」與「銘利」2家牧場。畜試所估計,執行此模式,每年可再利用的養牛廢水達2萬3330公噸,減少施用16.6公噸氮肥,換算成減碳效益,每年可節省80.8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又以台肥複合肥料1號換算,每年可節省新台幣86萬7000元的化學肥料使用成本,並於未來每年可節省12萬元的水污染防治費用支出。畜試所也表示,目前已有養豬業者申請使用。 2016/01/12中央通訊社 5.【春節後 紅豆禁用巴拉刈】 據統計,國內每年約二百多人死於巴拉刈,死者以農業縣市民眾居多;今年開始,僅代噴業者才能使用、購買巴拉刈;農委會將在農曆年後將禁止紅豆使用劇毒農藥巴拉刈,藉以管制。 農委會表示,已找到替代藥物「氯酸鈉」,並完成毒理、藥效試驗,最快二月發出農藥許可證,屆時同步禁止紅豆使用巴拉刈。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目前僅紅豆用巴拉刈直接噴在作物上當作乾燥落葉劑,因此年後先禁止並改採氯酸鈉當作紅豆除草的替代藥物。根據高雄場試驗,氯酸鈉除草效果與巴拉刈接近,巴拉刈是稀釋200倍使用,氯酸鈉則稀釋80倍使用,兩者都直接噴在作物葉子上不直接噴在土裡,對環境較友善。 2016/01/12聯合晚報 6.【暖冬打亂果樹工序 蓮霧、蜜棗個頭變小】 今年暖冬,加上近日降雨頻繁,打亂了各種水果的栽培工序。農委會高雄農改場表示,冬季高溫容易促進熱帶果樹抽梢,不利開花,同時加速果實發育,導致果實早熟及提前老化,並增加果實病害,例如疫病及炭疽病。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為因應春節市場需求,蓮霧和蜜棗原計今年1月中下旬採收,由於高溫加速果實成熟,這兩種水果已在1月初紛紛上市,但果實發育期縮短了10到15天,個頭明顯小了一號。不過暖冬對於鳳梨等熱帶水果,則有催花及提升品質的效果,高屏地區鳳梨也因暖冬而使果實酸度降低;冬天生產的木瓜,不僅果皮斑點及有苦味的問題減少,風味及外觀品質也都明顯提升;紅龍果冬季則利用燈照調節產期,催花率也因溫度適合而大幅增加。 2016/01/13蘋果即時 7. 【打擊休耕大戶 農委會新規 補助上限三公頃】 為了防止少數大地主荒廢農地,坐領補助款,今年農委會休耕地補助有新變革,增加申請面積上限,單一地主每年最多只可申請3公頃補助,初估影響354個地主,可省下國庫2200萬元,而且未來將使用新科技空拍查驗,確保農民有按照實際申請行為,休耕或種植其他作物。 農糧署副署長陳俊言表示,資源必須好好運用,若將資源用在大地主身上不太公平,「如果一人有50公頃,一年就能領200多萬了」,因此今年特別設3公頃補助上限,鼓勵這些地主將土地出租。除了3公頃限制,今年農委會也將嚴加稽查休耕土地使用狀況,欲申請休耕的農民,前兩個期作,必須有一期實際耕作。換句話說,未來不能再連續休耕。 2016/01/14上下游新聞市集 8.【土壤也要年度健檢 農改場免費服務】 一年接近尾聲,農田裡的土壤狀況如何?全台各農改場每年提供土壤免費檢查服務,農友和民眾只要將田地、園區的土壤採樣,就能送到居住地的農改場進行分析,了解土壤的酸鹼度、有機質含量及電導度。 研究人員表示,農友取土時要取0到15公分、15到30公分兩組樣本,並避開施肥點、取水口等處,才能切實掌握土壤狀況。土壤檢查有許多參考指標,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倪禮豐說,各項數值以酸鹼度、有機質含量、與電導度較為重要。每種作物需配合不同土壤酸鹼度,像是多數蔬菜喜歡偏鹼的土壤。至於有機質含量,則是土壤肥沃程度的指標。而電導度則為過度施肥的指標,土壤鹽化、提高電導度,將不利作物生長。 2016/01/12上下游新聞市集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作者: 農報C編 - 1月 10, 2018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如何選擇鈣肥?哪時候施?怎麼施? (本文由 科技農報(智耕農工作室) 與 大虫農業 共同企劃) 作物除了需要氮、磷、與鉀肥等主要元素,次量與微量元素例如:鈣、鎂、錳與鐵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次量與微量元素往往是影響口感、風味、與蔬果品質的關鍵」。 這概念對專業農友來說已是老生常談。鈣肥種類怎麼選?施用的時機?以及施用方法?以下整理了中興大學土環系吳正宗教授,以及肥料從業人員的經驗分享,期許農友都能「投資肥料有賺有賠,施用前請詳閱使用說明書」。 鈣肥是一種土壤改良資材,用途大多為中和土壤的酸性。依照鈣肥種類,大致上可分為,石灰類、爐渣類、以及生物性的蚵殼與蟹粉。好鈣肥的標準,取決於改善酸鹼值的效率,即「 以最少施用量就能顯著改善土壤酸鹼度」 ,因此就環境保育的角度與經濟效益而言,氯化鈣與硫酸鈣是相對等級較差的鈣肥。 閱讀完整內容
【柴哥農藝郎】EP2.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作者: 科技農報編輯群 - 4月 27, 2021 【柴哥農藝郎】EP2. 怎麼種田才能賺錢(務農心法大公開) 文章為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的節目摘要,想聽完整內容可在科技農報部落格播放節目,也可以在各大平台追蹤【柴哥農藝郎】的頻道,一起加入柴哥的農業幹古時間。喜歡柴哥的節目,也別忘了訂閱、分享、或是追蹤頻道喔! ▌ 大家好,我是柴哥!歡迎收聽柴哥農藝郎。 今天的主題是【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種田賺錢的秘密,很多人都猜不懂看不清,種田最大的祕密就是:「低點的時候種,高點的時候賣」,就是這麼簡單。返鄉務農有賺有賠,進場前請先訂閱柴哥農藝郎。 上個月鳳梨外銷中國受阻,全民搶救鳳梨農,4月初又傳香蕉價格崩跌,農業媒體上下游在臉書上呼籲大家「幫忙」吃香蕉。接著是最近的乾旱危機,一些種花生、小麥的農民抱怨「抗旱雜糧種了沒人收,賺不到錢。」到底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種田賺錢要考慮兩件事,一是「持有的成本」,也就是生產作物或是經濟動物的成本,二是「出貨的價格」,也就是賣出產品賺錢。 ▌首先,要降低持有成本,必須提高收穫量、減少病蟲害、適當使用農藥肥料提高田間管理效率,這樣才能「種在低點」。賣在高點,則需要提升種田的技術、提高作物品質、減少災損,甚至能做到計畫生產,讓農產品在市場上有「稀缺性」,量少品質又好的前提下,價錢自然能喊高。 具體的做法有兩項,第一個必須要精進生產技術,包含作物管理、土壤肥料管理、甚至病蟲害防治技術,這次柴哥不講生產技術。需要朋友可以去大學旁聽園藝作物學、農藝作物學、或是畜產、養豬、水產養殖的課程。這些基礎課程非常夠用了。第二個必須,「要會賣農產品」,注意喔,柴哥說的不完全是寫寫故事,賣給消費者的的文青行銷(那個叫做廣告)。知道什麼作物消費者會喜歡,收穫之後要「賣給誰」及「怎麼被賣出去、透過什麼運銷管道 給盤商、給全聯、菜市場」,這些都要有基本的概念。 很多人會說,柴哥你遮𠢕講!那推薦種什麼? 台灣農業的總面積相對小,內銷作物價格的市場特性大致沒有太大差異。 現在柴哥就用做股票的概念,快速的分析不同「作物標的」的價格特性。大家可以評估自己的獲利策略,看是喜歡風險高一點的波段進出,還是偏好穩健投資的方法。不知道要上哪班車的,這集節目請多聽幾遍! ▌ 股票標的可分成不同產業類股,例如金... 閱讀完整內容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 作者: 農報C編 - 12月 06, 2017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 の植物醫生筆記 ( 科技農報 與 大虫農業 共同整理) 鎂是重要的「次量元素」,作物對「鎂肥」的需求量僅次於氮、磷、鉀這三個主要元素。就像人類除了醣類、脂類、蛋白質之外,還需要維生素這種次量元素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鎂肥是構成葉綠素重要的分子,也影響植株光合作用的進行,影響作物的產量與品質。一般而言,植株需要保持0.1-0.4%的鎂元素含量,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土壤中有效的鎂肥,是陽離子型態鎂離子(Mg2+),鎂的功效有: 1.構成葉綠素分子的核心:缺少鎂肥會降低光合作反應的效率,因而限制作物產量。幼嫩葉片特別需要鎂肥,植株缺鎂時,會先由下位老葉分解葉綠素,產生鎂離子並藉由維管束運輸至新葉。 2. 鎂是酵素反應催化元素:參與各種植株生化反應的進行,例如呼吸作用,適量添加鎂肥,有助於植株的生理機能。 3. 幫助磷的吸收:磷肥的轉運需要鎂離子的協助,因此鎂離子也能促進植株根部吸磷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4. 鎂肥有利於固氮菌生長:鎂離子能促進固氮類的微生物生長,適量鎂肥有助於固氮菌與豆科作物的共生。 《作物缺鎂的症狀》鎂在植物體內移動力甚強,缺鎂病徵首先見於「老葉」,常見病徵為黃葉綠脈(葉脈間黃化),也有可能在老葉出現壞疽斑點或其他顏色病徵(紫色、紅色、咖啡色……),而在一些植物體,鎂缺乏會使葉片向上捲、莖部細小。禾本科的鎂肥供應不足,會使榖粒充實度以及作物乾重明顯降低。 葡萄缺鎂,下位老葉黃化。 圖片來源: http:// www.cropnutrition.com/ crop-nutrients-magnesium 《太多鎂的毒害》 鎂毒害極罕見,通常鎂過多會造其他陽離子利用效率不佳,例如鉀與鈣離子等。甚至發生缺及硼肥與錳肥的症狀。次時,可補足其他缺乏之營養元素改善植株健康。 《我夠鎂嗎?》 強酸性砂質土壤,容易發生缺鎂狀況。鎂離子的有效性受pH值影響,當pH值越大表示環境偏鹼性,鎂肥的有效性相對增加。當pH值在6.5-9.5之間時,植物較易吸收足量的鎂,但對於一些生長於酸性環境的植物而言,需要施用較多的鎂來補足有效性降低所造成的問題,因此可以使用含鎂肥料,以及其他陽離子(鈣、鉀等等)含量較少之肥料。 商品化鎂肥: SH 維...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