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7的文章

台灣農人週報0220-0224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0220-0224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農試所研發泡菜低鹽乳酸發酵技術,有望改善每年高麗菜「菜土菜金」窘境。然而這項優質的技術還需要合格認證的食加工廠商願意投資,才能實際造福農民並解決產量過剩的問題。 台灣農業研發部門的心血,如何技轉成功與商業化,往往才是最困難的考驗。 1.【H5N6四天未傳案例 24日解除禁運禁宰】 禁運禁宰雖然引發許多家禽業者反彈,但農委會和相關專家認為此舉的確圍堵住病毒,由於H5N6亞型高病原禽流感連續四天沒有確診案例,因此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決議不再延長家禽禁運禁宰政策,依原訂計畫,24日零時解除禁運,24日中午後恢復屠宰,但由於鴨子染上H5N6沒有太多徵兆,未免病毒潛藏,到5月31日止,必須附上禽流感病毒檢測陰性證明書才能屠宰上市。 防檢局局長黃㯖昌說,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一個病毒要宣布滅絕,至少需超過3個月沒有案例,「我們只能說在(H5N6)最高風險時,把風險降到最低。」若再檢出,會採最嚴格措施,案例場周圍一公里裡的禽場全部禁止移動。 2017/02/23農傳媒 2.【穩市場蔬果供需 農委會與勞動部合作建網室】 為了穩定每年颱風季後的市場蔬果供需,農糧署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合作,以5年、2000公頃、補助農民70億方式,引進營造、工程等跨域業者以及待業人力,協助農民多多搭建溫網室從事農耕,並輔導已搭建簡易型的溫網室農友更新成為抗風能力更強的溫網室,希望藉此抗颱,減少每年風災後的蔬果損害。 農糧署表示,溫網室這類「設施型」的農業,比較能減緩極端氣候對農業經營的風險。初步評估,前述鼓勵設施型農業政策一旦完成,可望颱風過境後1週,台北的生鮮蔬果仍可以正常供應無虞。即日起,有興趣的農友們可以透過農會、縣市政府、或該署在各縣市的辦事處提出申請,爭取補助興建溫網室。 2017/02/23自由時報 3.【徵農業師傅 月領5萬不是夢】 因應農業缺工,農委會今年推出「農業2.0」計畫,在高雄、屏東、台中試辦組成派遣性的「農業技術團」,不少中高齡待業民眾應徵;若能建置派遣人力庫,將一舉解決中高齡失業及農村缺工的問題。農業2.0報名將於明天截止。完成報名的民眾將於3月初接受體能測試,至高雄農改場受訓,筆試後,3縣市各錄取30人。 獲錄取的農業

品種保衛戰,日本草莓品種保護新策略

圖片
品種保衛戰,日本草莓品種保護新策略 編譯 林彥輝 / 編輯 柴幗馨/責任編輯 林韋佑 草莓是日本的重要經濟作物,而世界各地的優質草莓商業品種種苗也多源自於日本。這些好的草莓種子大多經由雜交產生,又稱為雜交第一子代(F1)種子。然而近年來許多國際化商業品種,卻在未經過日本授權的情況下,私自被他國繁殖或是做為育種材料,嚴重侵犯日本草莓育種機構的品種權。對此,日本當局研議出新的品種保護系統,藉由「獨家代理品種權」,期望能保護國內草莓新品種不被他國盜用。 圖說:草莓新品種-Yotsuboshi,日本當局希望研議出新的品種保護系統,希望能藉此改善國際間盜用日本草莓品種的行為。 日本草莓新品種-Yotsuboshi「四星」(農報暫譯),果肉糖分高,果實外觀為鮮豔的紅色,形狀為圓錐形。其幼苗有很好的抗病性,非常適合以種子繁殖出高品質的優良草莓種苗,並外銷給國際草莓供應商。 此品種是由香川縣、千葉縣、九州沖繩農業研究中心與中央農業研究單位NARO共同研發的合作成果 (註1) ,雖然開啟草莓種苗繁殖外銷商機的大門,但卻也讓其他種苗供應商「虎視眈眈」地覬覦這個新品種。由於草莓的走莖可以用無性繁殖 (註2) ,因此一旦種苗商將草莓苗外銷至國外後,很容易被其他國家的商人私自利用成育種材料,甚至直接在海外註冊品種權,產生品種盜用的問題。 近年來日本的草莓與葡萄等高經濟價值作物品種屢次發生未經授權便擅自利用的侵權案例,為了捍衛品種權,杜絕各種未授權的使用情事,日本當局便需要在各個授權種植Yotsuboshi的地區,向該國家登記註冊新品種,防止當地種苗商私自使用四星繁殖草莓,侵犯四星草莓的品種權。 然而,登記品種權需要龐大資金與專門技術人員協助,因此即使註冊了品種權,一旦發生品種盜用的糾紛,基於太過複雜的求償行政程序與海外查緝流程,地方性的研究機關與政府根本無力負擔這樣的職責。 圖說:Yotsuboshi,四星,是由來自三重縣草莓品種作為母本,香川縣草莓作為父本,產生的雜交第一代,性狀優良卻也容易被不肖商人以走莖繁殖形式盜用品種。 傳統的草莓種苗生產有兩種方式,一是經由優良父母本雜交產生第一子代(F1),二是利用草莓走莖以無性繁殖生產幼苗。而「Yotsuboshi,四星」是雜交第一代產生的種子,母本親植株則完全在日本國內管理,以防止有心人士在

台灣農人週報0213-0217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0213-0217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禽流感疫情升溫,禁宰禁運政策是否影響雞肉價格與蛋價?農委會表示:室內飼養且直接送到屠宰場屠宰的白肉雞不在此限。而市售肉大多為白肉雞,對市場價格衝擊影響不大,也請消費者安心購買。另一方面,全台家禽養殖業則早已繃緊神經,深怕被禽流感波及影響收入。究竟該如何杜絕每年都會發生的禽流感?開放式養殖?密閉式豢養?輿論爭議不休。農報亦整理雙方論述: 1. 推動非開放式飼養,就能解決禽流感問題? 正方:非開放式的飼養環境的確能降低得禽流感的風險,但不能完全避免,因為天上(候鳥)擋得住,地上的人車還是會進出,有沒有毅力把人員管制天天「落實」也是重點因素。「場域化」才能改善現有養殖方式。區域內的飼養企業有辦法做出「產業一條龍」,從孵育、飼養到屠宰都能完全控制,也有疫苗、檢疫部門可以把關,及完整場域的動線規劃,盡可能降低外來病毒侵入風險。 反方:「密閉又密集」的不健康飼養,不僅促成病毒快速變種,長期選擇單一品種的飼養更容易讓家禽一次就被病毒擊倒。…如果密閉養殖可以解決問題,為何年年發生?現有的大型禽場家禽品種單一,只要禽流感一來,馬上爆發大規模疫情,因此應鼓勵小農進行小規模畜養,讓品種越豐富多元。 2. 非開放式飼養能有效防疫並保障農民收益? 正方:大規模飼養好處是即便不幸得到禽流感,也只要撲殺一棟的家禽即可。另一點,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蛋雞從初起算的第20 到70 週才有經濟效益,在第30 週達到高峰,大型企業能夠投資好幾棟禽舍,做到穩定生產又維持統進統出的模式。缺乏資金的小規模禽農,只能把所有年齡的雞都養在一起,既沒能力蓋禽舍,也不能承擔頭20 週毫無收入的成本,導致病毒不斷在禽舍裡傳播、難以根除,最後導致整場撲殺,或透過車輛人員四處傳播。 反方:現有的大型禽場家禽品種單一,…馬上爆發大規模疫情,應鼓勵小農進行小規模畜養,讓品種越豐富多元。屏棄市場活禽現宰、推動電宰制度下,大部分屠宰場只收大型場的家禽,家禽數量少的小規模禽場被視為無法營利,因此無法進入屠宰場。 3. 防疫漏洞?怎麼補? 場域化養殖, 區域內的飼養企業有辦法做出「產業一條龍」,從孵育、飼養到屠宰都能完全控制,也有疫苗、檢疫部門可以把關,及完整場域的動線規劃,盡可能降低外來病毒侵入風險。畢竟有沒有打疫苗,或是亂

吃豆比吃肉更能增加飽足感,減重飲食新發現

圖片
吃豆比吃肉更能增加飽足感,減重飲食新發現 編譯 柴幗馨 / 編輯  林韋佑 無肉不歡?三餐沒肉就吃不飽?破解營養迷思,丹麥研究:飲食中若以豆類如蠶豆與豌豆等為素食餐點的主食,取代豬肉作為蛋白質補充來源,不但能增加飽足感,也比較環保,同時還有助於體重控制。 減重計畫裡,通常營養師會建議採取「高蛋白」的飲食策略,在餐點中多攝取蛋白質含量多的食物,例如瘦肉、蛋、與豆類食物,透過飲食控制減少體內脂肪的累績,並增加肌肉量,達到塑身的效果。 然而隨著人類生活水準提高,全球肉類飲食攝取量也節節高升。畜牧業產生的抗生素、廢水、排泄物等已經造成地球環境的嚴重污染。同時也有文獻證實,規模不斷增加的畜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之一。為了地球環境的用續發展,人類是否能以農作物取代肉類,作為飲食蛋白質的補充來源?是近年來營養學家關心的議題。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營養體育運動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以蠶豆與豌豆作為營養中蛋白質的來源,代替豬肉與牛肉等肉類,更能讓人產生飽足感。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12月「食物與營養研究」 《Food & Nutrition Research》 。 研究團隊蒐集了43個成年男性的飲食數據,比較餐點中攝取豬肉與豆類(蠶豆和豌豆)作為蛋白質來源之後,隔一餐食物攝取的狀況。結果發現,與肉食相比,豆類飲食的受試者,在下一餐少吃了12%卡路里的餐點。換言之,豆類飲食能減少隔餐的卡路里攝取量,進而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 為什麼吃豆類食物比較能加飽足感呢? 研究主持人 Raben教授表示:因為豆科作物富含蛋白質,其膳食纖維含量也高,比起豬肉更能讓人有「吃飽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這項結果無論是高蛋白飲食,或是低蛋白飲食皆適用。意即以豆類蛋白質為主的飲食,不但適用於減重者,一般人也適用。 營養學界普遍認為,高蛋白的飲食攝取是產生飽足感的主因。然而在這份研究結果中則有新的突破: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才是決定飽足感的重要因素。Raben教授也說:未來將持續進行豆類食物與飽足感研究,並嘗試證明「長期使用豆類取代肉食,能有效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 資料來源: 每日科學 Dec 9, 2016  Beans and peas increase fullness more than meat 參考文獻: Meals b

台灣農人週報0206-0210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0206-0210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冬天是草莓產季,農試所也建立草莓有機栽培的操作系統。利用有機資材與物理性防治,便能在不使用化學農藥的前提下,生產優質的有機草莓。其中包含5個重點技術: 1. 選擇「健康種苗」。 2. 使用「4-4式波爾多液」降低病原菌密度,並防治炭疽病。 3. 利用「亞磷酸」水溶液,預防果腐病之發生。由於亞磷酸水溶液在空氣中不穩定,容易氧化成磷酸,降低藥劑防治效果。提醒農民朋友,必須現配現用。4. 施用「乳化葵花油」或窄域油,可用於白粉病發生的防治初期。5. 定期施用植物油混方等資材,有效控制紅蜘蛛與薊馬等蟲害。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新聞整理! 1.【不用化學農藥 也能種出漂亮草莓】 草莓具有特殊香氣,顏色討喜,不僅人喜歡吃,蟲也喜歡因此必須用藥物防治。農試所為解決這問題,先挑選健康的種苗,一發生病害時,立刻採用非化學的資材防治病蟲害,比如用亞磷酸防果腐病、葵花油防白粉病、或混和植物油防洪蜘蛛和薊馬,種出的草莓,少了化學農藥殘留的風險,消費者吃了更安心。 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現有的草莓種苗可能原先就帶了病菌或蟲,因而病蟲害不斷;加上草莓屬於連續採收作物,常常還沒有度過安全採收期,就必須採摘,因此農藥殘留風險大增。另外,草莓種植過程,會生病、出現枯枝爛葉,一般農民可能就將爛葉摘除後隨意丟置田間,設想會變成有機肥;但病爛葉可能招致更多的病蟲害,因此定期清理草莓園也是防蟲害的關鍵之一。 2017/02/09聯合報 2.【農漁防酷寒 鳳梨穿報衣 九孔寶寶泡溫泉】 寒流來襲,農民為水果、蔬菜防寒招術紛紛出籠。葡萄正值萌芽開花期,農民加強防護網擋冷風,南投果農則用報紙當鳳梨的保暖衣;新竹秧苗業者在苗地覆蓋不織布、新北茶農也在樹冠蓋上塑膠布防霜害;貢寮九孔復育園區也加大海水放流量增溫,免得冷風猛刮,影響「九孔寶寶」成長。 南投市鳳梨產銷班班長莊啟南說,蔬果最怕霜害,因為下霜時氣候乾燥,植物的葉、果實被霜覆蓋會被低溫凍傷。這兩天忙著收集報紙,要為鳳梨做保暖衣,避免凍傷。新北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九孔苗約有十萬粒,預計六月放流到卯澳灣培育海洋資源。為防寒害,工作人員昨天特別加大海水放流量,提高海水溫度,避免溫差過大影響「九孔寶寶」生長。 2017/02/10聯合新聞

安全無虞的延長水果保鮮技術,Apeel做到了!

圖片
延長水果保鮮技術,國際生技公司Apeel這樣做! 編譯 香香 / 編輯 柴幗馨、林韋佑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許多跨國的大型蔬果公司不再將「好不好吃」作為主要育種目標,而是以「耐儲存」作為性狀選別標準。而蔬果運輸與儲存始終是農產研究人員頭疼的問題。 Apeel公司與康乃爾大學產學合作研發出兩種水果保鮮處理技術- Edipeel和Invisipeel。 Edipeel和Invisipeel是由農業資材中純化出來的特殊分子,比如製酒後剩餘的葡萄皮和青花菜切下來的莖桿等農業資材廢棄物,而將這兩種保鮮成分噴灑在果實表面上,能有效延長水果保鮮期。由於這些成分都可以輕易地用水洗掉,因此較無食品安全上的疑慮。Ivisipeel可以直接在田間施用,Edipeel則能夠用於採收後,在輸送帶上噴灑或是以水溶劑方式浸泡以使其附著在果實表面。 Apeel公司開發了適用各種經濟蔬果的保鮮技術 研究使用這兩項保鮮技術處理蘋果,果實表面因沾附的噴劑粒子,能干擾水和氣體進出蔬果表皮,因此減緩蘋果腐敗的速度。技術也同時應用在酪梨儲藏,噴劑在酪梨表皮上形同製造一層屏障,騙過果實上的炭疽菌。 一般而言,炭疽菌會在果實表皮上尋找細縫,在表皮萎縮的過程中伺機找到入侵果皮的機會,一旦炭疽菌將菌根深入果肉中,就會造成酪梨裡面醜醜的咖啡色斑點和其他不討喜的色斑。 Edipeel 能有效抑制炭疽菌生長,比現有技術的抑制時間多達30天以上。執行長表示:新塗料對炭疽菌而言也是初次見面,因為無法用相同的方式入侵表皮分子,所以果實存放時間也因而延長。 美國食藥署同時亦給予Edipeel 「 一般認定安全」的認證,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這代表這項產品可作為食品販售且對健康無虞。 大型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以及DBL Partner都十分看好Apeel的保鮮技術。這兩家公司率先投資Apeel 3300 萬美元(約10億台幣),而目前 Apeel 已籌得 4000 萬美元。在投資者發表會上,Apeel表示已經開始與農產公司進行商談,預計未來能達成60億的銷售額。 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負責人表示:Apeel的出現能夠同時填補幾個農業技術的重要缺口,除了減少企業的碳足跡,還能增加蔬果產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