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人週報0222-0226
台灣農人週報0222-0226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吉園圃標誌再升級,搭配QR碼讓生產資訊全都露。擁有吉園圃標章的農產品,即代表農民依照政府的「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管理作業規範」,確保農民安全用藥,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由於申請驗證流程比較單純,對農民而言是成本較低、比較容易取得的驗證標章。因此通常販售的價格與市售有機農產品相比,價格也較低。傳統市場也能買到貼有吉園圃標誌的蔬果,通路比較廣泛,消費者選擇的能取得的管道也較多。若想知支持在地生產,又想買划算,吉園圃農產品是很棒的選擇。 1. 【9年研發突破 「心機蘭」獨步全球】 為了讓台灣成為世界主要蝴蝶蘭出口國,成大團隊成功研發蝴蝶蘭紅色色素生成控制基因,可讓紅色在花朵不同位置上出現或消失,「畫」出想要的斑點或線條,取名「心機蘭」。 「將我們的心機(希望與期待)呈現在蝴蝶蘭的花朵上!」成大蘭花研究中心蕭郁芸博士說,這項成果可說是劃時代的研究。團隊也表示,研發工作足足花了九年時間,不斷實驗,嘗試近千種可能改良技術,終於發現調控蝴蝶蘭紅色色素生成相關基因,讓紅色在花朵不同位置上出現或消失,並畫出想要的斑點或線條。成大生命科學系許家齊博士表示,除了紅色色素生成相關的控制基因之外,按理說其他顏色同樣也可做基因調控,但仍需進一步科學驗證。 2016/02/22 聯合報 2. 【超優檸檬銷陸吃癟 因為顏色】 台灣有水果王國稱號,但高品質的柳丁賣到新加坡、鳳梨釋迦、檸檬賣到大陸卻都曾踢過鐵板。農民不解怎麼賣不好?官方與學者發現,台灣水果出口缺少市調觀念,常致優良水果出口「吃癟」。 中興大學行銷系退休教授李皇照說,像台灣賣檸檬到大陸,當地消費者習慣吃黃檸檬,所以才質疑台灣檸檬「這麼綠,哪能吃」。有業者觀察,金鑽鳳梨去年躍升為出口第一名的果王,分析消費習慣就是成功因素之一。大陸消費者買鳳梨會先擺在家中裝飾幾天再吃,青澀甚至比完熟鳳梨更具吸引力。農委會國際處長陳建斌說,投其所好發展目標,才能讓外銷水果等農特產品都能「正中靶心。」 2016/02/22 聯合報 3. 【農委會公告不利耕作農地區位 以專區引導太陽能設施群聚發展】 有關媒體報導「產學籲:休廢耕農地興建太陽能專區」一文,農委會表示,太陽能是乾淨能源,為我國再生能源政策重點發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