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不一定健康,生物農藥魚藤酮可能增加腦神經病變的風險

天然的不一定健康,生物農藥魚藤酮可能增加腦神經病變的風險

編譯 柴幗馨編輯 林韋佑

魚藤酮(Rotenone)是常見的殺菌劑,由於從生物提煉而成,也被歸類在有機防治的資材清單中。畢達本(Pyridaben)則是常見的殺螨劑,二者都是常見的農藥。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團隊證實:魚藤酮殺菌劑會改變腦部病變的基因表現,如與自閉症及腦神經退化有關的基因等,使得罹患腦部疾病的風險增加,這些腦部疾病包含阿茲海默症和亨丁頓舞蹈症。研究結果發表於頂尖科學期刊:自然《 Nature》

而未來團隊將進一步評估:若我們吃了含有殺菌劑的農產品,是否對也會影響腦部功能?


老鼠試驗證實,市面上的農業殺菌劑,可能增加腦部疾病發生的風險。


畢達本和魚藤酮都是常見的農藥。前者在2000年之後,使用量開始下降,但作為殺菌劑的魚藤酮,由於適用於有機栽培,近十年用量開始大幅增加。過去在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魚藤酮類殺菌與導致阿茲罕默症的疾病相關。除了魚藤酮之外,三氟敏(Trifloxystrobin)與杜邦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這些商品化的殺菌劑,在老鼠試驗中都被證實,若飲食內含有這些殺菌劑,會導致老鼠活動力下降。雖然詳細的作用機制仍不明確,但普遍認為是神經元退化導致的結果。


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 Zylka博士,分析300多種化學物質對老鼠神經元的影響。透過次世代轉錄體定序技術(註),大規模地分析生物的基因表現,找到生物體中有哪些基因會受到化學物質的影響。




Zylka博士以老鼠的神經元細胞作為材料,試驗結果發現魚藤酮、畢達本、芬普螨、百克敏、三氟敏、亞托敏、嘧菌酯以及克收欣這些殺菌劑,會改變阿茲海默症或是自閉症相關的基因表現,可能增加老鼠罹患腦部病變的風險。儘管只是老鼠的研究結果,不一定能套用在人類上,但殺菌劑對腦部健康的風險,過去也已經有文獻可以佐證。


這些在研究中發現會受到殺菌劑影響的基因,是腦神經元的突觸訊息傳導的重要因子。一旦基因表現受到影響,腦部功能就會遭受損害,這種現象又稱腦神經炎的病症,也是導致自閉症的原因。


近年來環境中的致病因子研究越來越普遍,特別是農藥一類。由於人們最容易長期暴露在這些有害物質中,甚至藉由飲食進入人體,危害健康。因此這項研究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重視,日後將進行飲食相關的研究,評估食物中殘留的殺菌劑,是否會對腦部的健康產生影響。


在西方國家,生菜、菠菜以及甘藍類的葉菜,常常被檢驗出殺有菌劑殘留。這些殺菌劑是否能經由飲食被人類吸收代謝掉,或是殘留在血液中,導致腦部疾病的發生,未來將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註:次世代轉錄體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RNA Sequencing)是以基因定序技術檢測生物體中的轉錄體序列。與第一代定序技術相比,次世代定序能夠同時偵測多個氧核醣核酸(RNA)的序列,加速定序的時間。常用於比較不同樣品間的轉錄體差異,以及基因功能分析。


延伸閱讀:

1. 定序間的釘孤枝!–淺談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
2. 使用巴拉刈、魚藤酮 帕金森氏症罹患率較高


資料來源: 每日科學 Mar 31, 2016    Could new class of fungicides play a role in autism,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